首页 > 廉政时评 正文

廉政时评

擦亮心中的航标

稿件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: 2025-11-04 09:45:51

  近期,位于新疆哈密伊州区沁城乡的“为人民服务”航标,因有人驾车漂移而遭到破坏。上世纪60年代,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航空学校在哈密成立。广袤的戈壁滩上缺少明显航标,飞行员面临迷失方向的危险。飞行教员与学员便在砾石上刻出“为人民服务”“只争朝夕”等5组航标,为飞行训练指引航向。

  此次“为人民服务”航标被损坏,引发社会广泛关注,有年轻人驱车2000多公里前往修复。修复航标、还原历史,对于精神的赓续传承无疑很有价值。对于党员干部来说,时时擦拭心中的灰尘,让“为人民服务”这座心中的航标永远闪亮,则更是时代所需、人民所盼。

  80多年前,毛泽东同志的一篇《为人民服务》,把共产党人的宗旨和价值取向说得透彻明了,成为无数共产党人心中的航标。从深山烧炭而献出生命的张思德,到随处为民做好事的雷锋;从坚守荒岛32年的王继才,到深藏功名的张富清;从百姓心中的“科技财神”李保国,到青春绽放在扶贫路上的黄文秀……无数优秀共产党员珍惜党和人民给予的机会,立足岗位、努力奋斗,在为民造福中树立起令人仰视的丰碑,也使自己的道德境界得以升华。

  相比之下,有的党员干部只是把“为人民服务”挂在嘴上,私心杂念作祟,价值认同错位,有的崇尚“帮人办事,收取回报”的交换原则;有的存在“当官清苦,捞钱实惠”的补偿心理;有的视百姓利益如无物,待民生疾苦若无睹,而对于个人利益却斤斤计较,甚至以权谋私,损害党和人民利益。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,就是忘记了初心使命,背离了根本宗旨,把公权当成了谋取私利的工具。

  服务是权力的本质所在,心无百姓莫为官;服务更是共产党人的光荣所在,心中有民树丰碑。于共产党人而言,“为人民服务”前加上了“全心全意”的限定词,执政为民的底色更显沉稳厚重。面对繁重而艰巨的任务,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,党员干部更应该时刻牢记“从哪里来,要到哪里去”,更应该经常问问:“当初入党为什么,现在当官为什么”,激励自己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担当作为、为民造福,让心中的航标永远闪亮。

  雕塑家用一块普通的石头雕刻了一只鹰,栩栩如生,展翅高飞。当有人为之赞叹时,他答曰:石头里本来就有一只鹰,我只不过是将多余的部分去掉了。人都是渴求进步、追求向上的。要想成为合格公仆,不改为民服务本色,就要像雕塑家那样,拿起锋利的雕刀,把那些与人民公仆形象相悖的东西,把那些与人民利益格格不入的地方都剔除掉。只有时常解剖自己、洗涤自己,不让心灵蒙尘,不让污垢积累,才能让心中的航标永远闪亮。

  心中的航标,不仅需要勤擦拭,还需要勤加油、加满油。经常添油灯才明亮,油足光亮才能持久。纵观无数英模人物的成长轨迹,无不是孜孜不倦地从科学理论中汲取滋养、从红色基因中获得营养,才使自己变得纯粹、变得有力量。因此,我们要坚持在理论学习中强基固本,在见贤思齐中找准坐标,切实从思想上正本清源、固本培元,切实打牢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,在为民造福中升华道德境界,并把这种境界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。

 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。战争年代,群众为什么拥护我们、支持我们,就是因为我们一刻也不脱离群众;今天,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,把宏伟蓝图变为现实,也必须以敬畏之心对待群众,以真诚之心服务群众,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,让他们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,这应该成为每一个党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,也正是凝聚人心的关键所在。

  为人民服务,是共产党人心中永远闪亮的航标。(向贤彪)

>>><<<